推广 热搜: 劉沛勛   

刘沛勋:洪门、孙中山先和辛亥革命

   日期:2020-05-25     来源:洪门兴华网    作者:国际洪门中华总会主席刘沛勋    浏览:322    评论:0    
核心提示:辛亥革命发生的缘由及産生的背景前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件,广义上来说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
 辛亥革命发生的缘由及産生的背景


前言: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件,广义上来说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而一般人的认知,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暦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0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辛亥革命,它成功推翻了淸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开啓了民主共和新时代,使共和观念深植民心,改变社会中上层人士的思想。不仅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産生了关键的影响。更対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革命运动産生了重要指标性的作用。


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的失败


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粉碎了长期以来以中国为中心,四夷来归的天朝思想,中国长期的闭関自守终于被迫划上句号。国内部分官员及知识份子开始明白,不变革不足以应对中国所面临的千载未逢的挑战。积弱已久的清朝开始展开一场由淸室自发的改革,透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试图以兴办工商业来加强中国的国力。但是1894年的甲午战争再败于日本,顕示淸末一连串的洋务运动并未能根本改变中国自北宋以来重文轻武的观念,长期的积弱,导致清朝的败亡已无力回天。甲午战争之后知识份子中普遍出现要求更深层的改革,以康有为、梁啓超等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大幅改变政治及社会制度,并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此谓戊戍変法,但因清室内保守势力发动政变而告流産。维新人士遂流亡海外,继续支持皇室,主张实行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被称为"保皇党"或"立宪派"。



排满运动的兴起


满清入关后,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惨絶人寰及薙髪制度的影响之下,汉人反满的思潮高涨,因之,在明延平郡王郑成功的领导下,"洪门"开始展开了长达268年的反清复明运动。汉人在明亡后,满汉种族问题开始浮上枱面。但是清初的盛世,加上文字狱的压抑,使汉人的反清复明运动受到严重的打压,到了清朝中叶,絶大多数的汉人已习惯于统治者为满人,反满的思潮逐渐平淡,但随著清朝统治的日渐衰弱内部的矛盾加上外国势力的介入,到了1890年代以后,排满思想开始大兴。首先在太平天国革命中,以"反清复汉"为号召,汉满问题再度抬头。明末遗老王传山,顾炎武、朱舜水等的著作则成为当时的重要思想资源。尤其是顾炎武的"日知录"所提倡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为学,以明道,以救世也",其立论对于年轻的革命参与者们造成很大的影响。此外孙中山先生及许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清复明思潮来鼓吹革命。1894年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倡议成立"兴中会"以"駆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就是以种族革命、排满兴汉为号召。但革命成功推翻满清后,口号则改为"五族共和",以融合当时分崩离析的中国。



清末新政的推行


1900年白莲教以神仙附体、武艺精纯、刀枪不入等神打迷惑群众,发起"扶清灭洋"运动,爆发义和团事件,因此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政府受到厳重的挫败,造成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洪门天地会也利用这个机会发出揭帖"北方洞门开,止住风火不能来,鉄身鉄衣鉄莲台,天地玄我,日月照我,大明元帅朱。"在南方发起革命。清政府为安抚改革派的要求,慈禧同意开始推行清末新政,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而数千年来以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传统文人也失去了出路。


立宪运动的失败


为了安抚人心,1906年清政府开始推行立宪运动。这是为士绅和商绅参政议政提供了机会。虽然清政府下诏筹设谘议局。也选出了以地方士绅为各省主要的谘议局代表,但这些代表在要求清政府加速推行制宪时,清政府却不为所动。这些士绅、商绅本来都是立寭派,对满清政府有着最后的期待,但清政府推山的第一个内阁竟然是皇族和满族完全主导的内阁,立宪派对满清政府大失所望。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才由同情革命变成附和革命,革命势力大增,立宪运动则彻底失败。

(待续)



孙中山先生加入洪门报名表原本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中国教育服务网